返回联盟首页|共产党员网
无障碍浏览
首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丨吉阳区:让千家万户听到党的“好声音”

【字体: 打印
2022-12-12 10:14 活力吉阳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好政策好声音传到家家户户,吉阳区多形式开展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接地气的语言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送学上门”式宣讲架起干部群众“连心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为带动引导居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吉阳新篇章,12月1日至12月3日,吉阳区落笔大社区、红花村组成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学上门”宣讲志愿服务队,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手拿《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身穿志愿者马夹,通过“送学上门”的方式,走村串巷,进村入户,走到群众中,走进群众家里,“零距离”“面对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连续几天,落笔大社区和红花村因地制宜,面对年龄大的群众,工作人员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以唠家常、谈心里话等方式,围绕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分析解读,沟通交流群众关心的事,潜移默化间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传递到群众中,用家常话讲明白大道理,以简短的语言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核心要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到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受到党的关心和关爱,鼓励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让宣讲既温情又暖心,在宣传中,党员干部主动拉近与群众距离,与群众围坐在一起,宣讲内容还契合群众需要,结合下村走访核查大病支出型贫困人员家庭情况的工作开展,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精神内容及时传递给困难家庭,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增强困难群众生活的信心。期间,共为12户家庭“送学上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受众40余人次。

“送学上门”式宣讲,既确保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漏学”,又做到宣传覆盖“一个都不少”。下一步,吉阳区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宣传形式,增强宣讲效果,多形式、多载体带领党员群众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入脑入心,让宝贵的党的二十大“精神食粮”切实融入群众生活和工作中。


“村村响”促“人人懂”

连日来,吉阳区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平台,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

在吉阳区,每周一至周五16时30分许,大茅、博后等23个村、社区的108个大喇叭会准时播放宣传党的二十大热点问题和相关内容的声音。居民们会坐在广场上、家门口,一边休息,一边听着广播中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宣传、转播。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听到许多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政策和方针,对于国家大事也更有参与感。”广播里播放的党的二十大内容让大茅村村民黎其成深有感触,他分享道,“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结合身边的事看,感受最深的是现代化智能生态瓜菜大棚内种菜不用土,村道上,越来越多外地牌照的汽车、骑行爱好者。过去破旧的小村庄如今成了大家口中的‘好地方’,这放在10年前,我想都不敢想。”

为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基层,吉阳区通过“村村通”广播平台播放的内容除了群众身边一个个乡村振兴小故事,还有一首首经典的红色歌曲,确保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贴近百姓、”声“入人心。


“红歌会”厚植学子爱党爱国情怀

“红歌代代传,声声颂党情。”为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铭记革命历史,继承光荣传统,学习党踔厉奋发、勇毅奋斗的伟大精神,卓达大社区联合吉阳区团委、卓达大社区团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亚希望社工一起开展“学习二十大,弘扬主旋律,响亮红歌会”乐享主题活动。

绚丽的朝阳,稚嫩的脸庞,激昂的乐曲,飞扬的歌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在红歌的感召下,学生把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融入到美妙的歌声中,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操,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感恩党和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赓续文脉文创赋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团吉阳区委以“沉浸式”体验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带着热气”进公益课堂,为吉阳区中小学校学生20组家庭(6-14岁少先队员)带来一场”不一样“的非遗课。

体验课以哈方言黎锦纹样水溶豆文艺创作为主,以理论+实际的方式开展。活动中,老师一边指导学生创作一边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切实运用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好地向学生们传递党的声音,加深对党的认识和理解。


“红色课堂”让党的二十大“声”入民心

为弘扬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切实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近日,吉阳区榆亚大社区联合榆红村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红色教育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通过PPT向青少年们讲解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先辈奋勇拼搏的感人事迹,将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深入浅出讲述给青少年听。同时,还组织大家观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视频,让大家感受到英雄虽已逝去,但红色革命精神永不褪色的革命情怀。

通过本次红色教育活动,教育引导了社区青少年群众深入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增强了辖区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未来能更好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


团史宣讲点亮共青团员心中的“红色灯塔”

宣讲紧紧围绕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应当深刻领会的主要内容,结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历程,生动讲述了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代代青年跟党奋斗的光辉历程,切实让二十大精神深入团员心中,进一步增强团员为党担当尽责、扛事分忧的自觉性。


观看红色电影弘扬爱国情怀

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和弘扬团员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的主旋律,近日,吉阳区下洋田社区组织社区共青团员观看爱国题材电影《万里归途》。

通过观影,让社区团员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坚持人民至上”的信义之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将精神触动转为实际行动,自觉担当尽责,奋发努力,积极作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之花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绚丽绽放,让青春的汗水在华夏大地上尽情挥洒。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禁毒新篇章

近日,吉阳区在三亚市逸夫中学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建无毒品危害的自贸港”逸夫中学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中,老师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禁毒工作结合起来,在向学生普及禁毒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们宣讲有关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新飞跃,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了解。


开启“云上”宣讲凝聚奋进力量

“吉阳人才大讲堂”第133期邀请了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飏,以“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题,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堂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形式进行,吸引了30名观众到场聆听,2.36万人次在线观看,点赞过万。

面对这样灵活、便捷的学习形式,大家纷纷表示,教授讲解得生动、具体、透彻,不仅深化了自己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还开拓了思维视野,明晰了工作思路、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